奥匈帝国在一战时也是主要参战方,为何在一战后迅速地没落了?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win10 fn键设置 奥匈帝国在一战时也是主要参战方,为何在一战后迅速地没落了?

奥匈帝国在一战时也是主要参战方,为何在一战后迅速地没落了?

2023-04-29 13:3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我们清楚的看到,一战前的主要欧洲强国,都在世界范围内进行着殖民地的竞争,而作为老牌强国的奥匈帝国,却在这方面碌碌无为,奥匈帝国全部的精力,都投注在了内部政治力量的整合中,整个国家,缺乏一股向上的锐气。

历史上,在击败了拿破仑帝国后,奥匈帝国就是神圣同盟精神最坚定的拥护者,在自由主义,民族主义萌芽的时期,奥匈帝国就敏锐的看到了此两种思潮对帝国的伤害,梅涅特的一生,都在和这样的思潮斗争,然而,最终,在民族主义运动的高潮时期,这个老牌政治家甚至需要女扮男装,才能逃离维也纳。

帝国内部积弱,所有民族都以向皇帝效忠来表达对帝国的忠诚,这个帝国维系的根基是脆弱的,混居的多民族间大量的矛盾在自由主义浪潮的影响下,一波一波冲击着维也纳的皇宫,到了一战以前,奥匈帝国事实上已经仅仅依靠军队的威压和皇帝个人的权威来维系了,而一战,把这两者都彻底的摧毁了。

3.民族压迫造成的反弹

奥匈帝国二元制的体系,让他主要照顾日耳曼人和匈牙利人的民族情绪,帝国的居民根据民族的不同被分为几等,历史民族论本来就是奥匈帝国民族政策的基础,他的内容就是只承认在历史上有过辉煌成就的民族,才能享有充分的政治权利。

奥匈帝国内部,奥地利和匈牙利是一等民族,捷克人,克罗地亚人和波兰人是二等民族,剩下的民族,被帝国认为在历史上毫无建树,统统是三等民族,这种制度,人为的撕裂了奥匈帝国的统治基础,譬如,本来在日耳曼邦联中具有强大影响力的波西米亚王国,也就是捷克人,对帝国的财政贡献最大,在政治权力上却不如贫穷的匈牙利人,而克罗地亚人,在布达佩斯起义中,对匈牙利人下手最狠。

如此复杂的民族结构,如此大的各民族的矛盾,一旦帝国上层失去了力量,民族自治的火种一旦燃起,就意味着帝国的解体。

二.一战奥匈帝国的灾难

1.奥匈帝国的军队

奥匈帝国的军队,在一战前其实在主要参战国中已经是较弱的存在了,帝国的将领们,虽然意识到了火力的重要,但是没有赶上殖民浪潮的奥匈帝国,事实上的军费负担不起装备大量的火力投射武器。在军事后勤上,帝国的疆域铁路里程太短,甚至比以野蛮著称的俄国都不如,总的来说,奥匈帝国的军队是一支陈旧的军队,从装备到理念,都远远落后于时代。

奥匈帝国的民族问题,让他们动员能力低下,早期的精锐的,按照民族划分建制的连队,在战争的消耗下很快损失殆尽,后来的连队,是不同民族士兵在一起的混编,他们甚至连统一的语言都没有,士兵们突击学习最简单的八十个德语单词,用来理解长官的命令,这样的军队,几乎不能完成复杂的军事行动。

2.博罗希洛夫突破--奥匈的噩梦

一战中,俄国军队对于奥匈帝国军队,是有战斗力的优势的,奥地利军队,则在大部分时间碾压意大利军队,总的来说,奥匈军的表现是差强人意的。

1916年的博罗希洛夫攻势,是一战重要的战役,东线的俄军在乌克兰突破了奥匈军队的防线,消灭了一百二十万奥匈军人,没有德国人在东线的支援,奥匈帝国几乎总崩溃。此战大大削弱了帝国,皇帝的能力也被那些奥匈帝国二三等民族的议会议员们看在眼里,帝国在这个时候,已经失去了维系内部稳定的一大柱石,军队。

3.一战给予人民的苦难

奥匈帝国和德国一样,农产品的缺乏本国的国民们,饱受折磨。英国的封锁,帝国主要粮仓匈牙利的不稳定,让帝国国内的民愤,一波大过一波,一战的苦难,造成了俄国的解体,单一民族的,对战争有着狂热热情的德国,在战争的后期,都失去了坚持下去的力量。

1918年1月,奥匈帝国国内工人大罢工,帝国国内经济崩溃,8月份,卡尔告诉德皇,奥匈帝国已经不能坚持,马上就要退出战争,10月份开始,帝国国内的各个民族,都开始了独立自治的运动,奥匈帝国开始总崩溃

三.从各方面来讲列强期冀肢解帝国

1.法国:一劳永逸的消灭宿敌

在欧洲的地缘政治中,法奥矛盾,很长时间内都是欧洲主要的矛盾,奥匈帝国一战的失败,让法国在巴黎近郊的圣日耳曼,彻底的将帝国,以法律的形势肢解了。

匈牙利和奥地利必须分离,奥匈帝国承认波兰等国家独立的地位,甚至连帝国的名字,都被改为了奥地利共和国,奥匈帝国,彻底解体了。

2.威尔逊十四条---新兴自由主义国家对帝国的敌视

奥匈帝国的根基,压迫多民族而提高主要民族的政策,让他受到美国等新兴国家的厌恶,一战后期,美国总统威尔逊提出的终止战争的十四条中,就明确表示要奥匈帝国解体。

本来可以制衡法国的盎格鲁人的力量,也倾向于分解奥匈帝国,新兴的美国,本质上是自由主义商业帝国理念的拥护者,帝国得不到任何国家的同情,他的解体,已经是历史的必然。

结语:

一战直接的导火索便是奥匈帝国在巴尔干半岛的强硬政策,大斯拉夫主义是不会容忍奥匈继续奴役斯拉夫人的。奥匈帝国的境地尴尬,一方面他必须对所有反抗帝国的民族强硬,这样才能保持皇帝的权威,另一方面,大量投注在帝国内部的精力也让他缺乏活力,帝国在欧洲列强中,慢慢开始衰落。

一战以后,奥匈帝国不止是没落,而是解体了。它的根基早在欧洲自由主义和民族主义运动不断的冲击下千疮百孔,一战帝国失去了维系内部最后的支撑,军队,解体是无法避免的,奥匈帝国缺乏凝聚力,他很早以前便落后于时代了。

另外,列强也倾向于肢解这个中欧具有局大影响力的帝国,随着奥斯曼帝国的解体,俄罗斯帝国的解体,奥匈在地缘上不再是欧洲和富有侵略性的地区的缓冲区,他的被肢解,从地缘政治的角度来看也是必然的。

参考资料:

《一战史》

《国际关系史》

《奥地利简史》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